从“办事窗口”到“连心驿站”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多措并举提升党群服务中心为民温度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在全区开展党群服务中心优化升级行动,通过整合窗口、升级服务、健全机制,推动服务从“多窗跑”向“一窗办”、从“标准化”向“暖心化”升级,切实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推动党群服务中心从“办事窗口”向“连心驿站”转变。

整合窗口,让服务更高效。赛罕区通过推行“一窗式办理”、培养“全能社工”等途径,打破业务壁垒,以“减窗不减质量”确保把“应尽之责”担起来,把“应增之效”提上来。以人民路街道为试点,各社区按照实际情况优化窗口服务,减少窗口设置和窗口工作人员数量,实行“综合设岗、多岗融合”,在群众申请办理业务时,由相关窗口进行无障碍办理,实现“一岗通办”。针对社区大学生实行“全能社工”培养计划,建立轮岗值班制度,制定全能社工“轮岗实操表”,实现坐班式轮岗锻炼。构建“全能社工”培养“1+1+N”培训体系,即1个培训式课堂、1个体验式课堂和N个互动式课堂,进行理论知识培训、社区间观摩学习和业务交流分享,着力培养一批全面、专业、有效的“一专多能”型社区工作人才。

升级服务,让关怀更精准。赛罕区开展帮办代办,打通“绿色通道”,通过延时服务“不打烊”,满足群众多元需求。实行全链条式帮办代办,完善“前端+中端+后端”服务机制,畅通“帮办代办”绿色通道。前端感知需求,发挥楼栋长“人熟地熟”优势,常态化走访摸排,主动摸清群众需求。中端帮办代办,组建党员帮办代办队和志愿服务队,开展为民服务2400余次,覆盖群众5万余人,实现“群众动嘴、党员跑腿”。事后跟踪问效,定期追踪回访,确保为民服务落到实处。全区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部推行延时服务,实行周一至周五延时服务1小时、“周末不打烊”轮岗值班服务,实现“全天候”“全方位”为民服务,为群众解决工作时间没空办、休息时间没处办、未办完还要再次跑等难题。

健全机制,让覆盖更全面。赛罕区通过党群联动的方式,链接辖区资源,延伸服务触角,共建服务矩阵。永泰社区为满足辖区家长的托管需求,开展假期公益托管班活动,累计服务学员200余名,切实解决假期“看护难”问题。达尔登社区设立法官工作站,联合坤生、蒙晟睿律师事务所,引入16名律师进驻网格,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服务。联动辖区企业、社会组织等资源,打造一站式服务大厅,推动党群服务中心从“单一阵地”向“综合枢纽”转型。金地社区积极引进第三方组织,链接银行、教育公司等资源,构建起“金融+教育+生活”多元服务矩阵。丽水社区携手金游城,建设“金游城商圈党群服务驿站”,以共建服务矩阵模式整合商圈资源,为商圈党员群众提供活动阵地以及多项服务,打造集党建活动、便民服务、商户沟通于一体的便民服务圈。
通讯员/钟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