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家免疫规划调整有新动向:国家疾控局局长分析新增多种疫苗的可能性

2025-04-22 11:21:00

4月19日,2025年疫苗与健康大会举行。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在大会发言中提出了对动态调整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策略的展望和设想。他表示,动态调整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策略,原则是统筹规划、动态调整、分步实施,国家疾控局准备做一个到2030年的五年规划。

对于要优先考虑纳入的疫苗,从我国疾病形势和疾病负担和可及性分析,沈洪兵提到HPV、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水痘、肺炎球菌疫苗。对于要考虑的因素复杂,他表示,国际普遍共识的、疾病负担重、成本效益高、疫苗产能满足需求、财政可负担的疫苗,要尽快新增。同时,也要考虑探索疫苗退出及储备机制。

沈洪兵作大会发言

2007年,国家免疫规划进行了实施以来唯一一次大规模扩容,此后18年来我国免疫规划仅有一些免疫程序上的调整,疫苗种类未有增加。

哪些疫苗要优先考虑纳入?

沈洪兵表示,动态调整免疫策略,是国家提出的战略要求,群众接种疫苗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沈洪兵指出,我国免疫规划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一个主要问题是,我国免疫规划疫苗种类与国际共识仍有差距。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所有国家纳入免疫规划10种疫苗中,我国尚有四种未纳入,Hib、PCV(肺炎链球菌)、HPV、轮状病毒疫苗。从工艺上看,英美等国普遍应用联合疫苗,如四联、五联、六联,及更优工艺,如多糖结合疫苗,而我国使用疫苗以单苗为主,工艺也有待升级。

“此外,英美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覆盖人群广泛,包括青少年、成人、一些特殊人群,而我国免疫规划疫苗覆盖人群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缺乏适用于成人特别是孕妇、老人等重点人群的疫苗。”沈洪兵说。

到底要优先考虑纳入哪些疫苗?从疾病形势和疾病负担分析,沈洪兵指出,HPV、Hib、水痘病毒、肺炎球菌等感染所致疾病治疗支出成本远超接种疫苗的预防成本。

从可及性来说,沈洪兵分析,产能方面,我国国产双价HPV、Hib、水痘等疫苗已上市使用多年,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已经过验证,企业产能可满足目标人群接种需求;地方试点方面,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推进地方免疫规划疫苗扩容,目前,多地将双价HPV、水痘等疫苗纳入省级免疫规划,或通过为民办实事项目等实现免费接种;基层服务承接能力方面,目前,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1家预防接种单位,如合理规划和组织,基层接种单位具备承担更多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任务的能力。

但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调整仍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其中之一是疫苗研发进度的制约。在上述提到的问题中,沈洪兵进一步谈到,我国多联疫苗研发滞后导致小月龄儿童接种疫苗比较集中,增加针次困难,直接限制了增加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

在分会场上,中疾控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余文周也谈到,免疫规划疫苗加上非免疫规划疫苗,小月龄儿童家长去接种点的次数太多,甚至一个月要带孩子去两趟,因此要减少去的次数。因此,要继续加强和推进联合疫苗的研发和使用;另一个解决方案是多种疫苗同时接种,要加强相关研究和推广使用,但要考虑儿童和家长接受度的问题。

要做五年规划,要有退出机制

沈洪兵在发言中提出了动态调整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策略的主要思路。原则是统筹规划、动态调整、分步实施。沈洪兵表示,国家疾控局准备做一个到2030年的五年规划,逐步缩小国内免疫规划与国际差距,逐步纳入需要纳入的疫苗,并思考拓展资金来源的策略。

同时,他表示,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很多、很复杂:疾病防控需求、疾病负担、疫苗特性和产能、经济学效益、接种实施条件、群众需求、财政筹资能力、与现有免疫规划程序衔接等。国际普遍共识的、疾病负担重、成本效益高、疫苗产能满足需求、财政可负担的疫苗,要尽快新增。

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探索疫苗退出及储备机制:不属于全人群普遍接种的,现有疫苗不适应疾病防控需要的,工艺技术落后的。沈洪兵说,这是财政部提出的相关建议。

探索非免疫规划疫苗多渠道筹资模式

对于非免疫规划疫苗,沈洪兵表示,要推进多渠道筹资模式,探索建立纳入医保个人账户支付、(地方)财政补助等支持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非免疫规划疫苗。有些省份已经在试点纳入医保个人账户支付。沈洪兵透露,国家疾控局在跟国家医保局研究,尽快在全国层面上推动,包括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支付。

此外,沈洪兵提出,要创新医防融合机制,如已经有地方在试点的疫苗健康教育处方。也要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接种服务职能,探索将疫苗服务纳入家庭医生服务中,将预防接种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相结合,实现诊疗与预防无缝衔接。

余文周也表示,在新的形势下,要加强成人预防接种服务供应,丰富预防接种服务模式。如依托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探索儿童-成人复合接种门诊,探索专科/全科一体化疫苗接种模式。

在优化预防接种服务方面,沈洪兵也提到一些数字化赋能的探索,包括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实现线上预约及自助查验、疫苗接种智能提醒和随访等;全面开展电子接种证建设应用和接种数据异地共享等。余文周提到,后者是今年重点工作,将印发相关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

余文周在分会场报告中还提到,中疾控免疫规划中心2025年重点工作还包括制定脊灰、流脑等防控方案,完成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哨点监测方案,完成新冠病毒抗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继续技术支持新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项目,制定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技术指南;克服报告接种率的弱点,通过第三方监测接种率、疫苗使用数、信息系统接种记录等,加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监测;鉴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供应现状,进行疫苗流通数据比对和修订,开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供需监测。

编辑:许敏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美格网 赣ICP备202200843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