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专家谈:

2025-07-04 03:45:00

吴洪琳(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教授):《什么是青海》一书,从生态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高原文化等几个方面,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什么是青海、青海的资源优势及特色等,内容非常丰富,而且主要以图片展示的这种形式也显得比较直观、形象,阅读起来让人赏心悦目,但同时又不拘泥于图片,主要的图片又配有简洁、精炼的文字,图片与文字的结合,不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马钧(评论家):《什么是青海》可被视为十年前“快读青海”丛书的升级版。这一本图册,最吸睛的还是拍摄精良的摄影作品,特别提气,特别悦目赏心。让读者可以在很短暂的时间里,了解青海、解读青海,沉浸于大美青海的视觉化展示中。图书的配文,采取精练而含蕴无穷的诗歌和有关精短有力的省情介绍,一下子就把该书的人文气息体现出来了。该书的版式,符合当下图书设计界的现代设计理念,很好地处理了文图关系。湖蓝色的封面设计,直抵色彩象征的核心——青海之青,青海之纯净,青海之安谧。在内容上,全书由“一江清流”“时光脉动”“铸剑昆仑”“石榴花开”“高原魂魄”“山高水长”六大篇章为脉络,以山宗水源开篇,以山高水远收尾,巧妙串联起了青海的“五个文化”精髓。

马延孝(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院教授):看完《什么是青海》,最大的感受就是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青海人有了再来一次环青海游的冲动,也让我有了一种对家乡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什么是青海》全面介绍了“山宗水源,大美青海”,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高原文化为主线,全面梳理了青海独特的自然禀赋和人文景观,主题突出,形式独特,图文并茂,是一本了解青海、熟悉青海、研究青海的好书。

徐世栋(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该书以一江清流、时光脉动、铸剑昆仑、石榴花开、高原魂魄为框架,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高原文化为脉络,为读者梳理青海独特文化魅力的同时,展现了青海特有的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区域特征。全书框架合理、逻辑清晰,尤其通过大量写实图片来呈现,具有很强的带入感和震撼力,让读者在感受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领略青海的自然地理、历史渊源、人文社会等区域特征,了解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不可替代性。是一本可读性强、启发性大的佳作。

鄂崇荣(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什么是青海》图文并茂,通过专业级摄影作品与信息可视化设计,视觉呈现极具冲击力;文字精炼朴实,部分内容具有诗意,极具可读性;内容凝练,提纲挈领地展示青海自然美景名片和标识性地域文化事项;总体而言,是一部质量上乘的社科普及图书。

米海萍(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教授、教育部银龄教师):《什么是青海》整体理念清晰、逻辑结构得当,文字简要、语言凝练,图配诗得当,所选图片典型,均能反映青海地理与人文风貌,对宣传青海而言,这是一本直观通俗、可读性强且能让人综合深入了解青海,融普及性、知识性、可视性于一体的读本。

《青海日报》(2025年07月04日 第10版:副刊)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美格网 赣ICP备202200843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