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青春聚力·驰援榆中|马莲滩通往外界的第一通电话

2025-08-21 10:21:00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8月7日晚,兰州市榆中县突遭强降雨,5个乡镇遭受山洪侵袭。在受灾最为严重的马坡乡马莲滩村,咆哮而下的山洪如脱缰野马,撕开村庄、河渠,硬生生将村庄拽入“三断”境地——断路、断电、断网,1529名群众的安危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关键时刻,一批批中国移动人挺身而出,用一次次穿越生死线的“逆行”,劈开洪水泥流的阻隔,用奔跑架起灾区的生命连线。其中,就有中国移动甘肃公司兰州分公司驻村帮扶干部朱启元,以及一众青年。

  把时光倒回到8月8日凌晨……

  马莲滩联系上了没?朱启元联系上了没?必须尽快让抢修人员进去!”8日凌晨,兰州移动榆中县分公司应急抢险指挥部里,兰州移动副总经理连旅嘶哑的声音再次传出。通往马莲滩村的三条道路全部被洪水冲毁,徒步进村需穿越洪水线和山区道路,且伴随有塌方、迷路风险,如果没有精确的线路指引,这就是一条“生死线”。

  与此同时,作为一名通信老兵,朱启元深知,对于马莲滩而言,最重要的事情除了开展自救,还有通信。只有将内部的情况及时传递出去,让外部救援力量顺利进来,才能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我们移动的基站多,总能找到有信号的地方。”在无数次寻找信号无果后,朱启元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努力回想着以往陪同网络部同事检修基站的经历,脑海里搜寻着周边移动基站的分布。

  翻过四社旁边那座山,我听同事说过,那里好像有我们的基站。”灵光一现,朱启元撒腿就跑,平常走路需要20分钟的路程,那天他只用了5分钟,身旁全是攀爬到高处等待撤离的百姓。

  “叮叮!”

  突然而至的手机提示音将朱启元“定”在原地,“找到信号了,我们移动的4G信号,有三格,打电话足够了!”稍稍平复情绪后,朱启元拨通网络部同事的电话,向指挥部详细通报了村子受灾及通信设备受损情况。

  他一路向回跑,一路向遇到的村民们说明信号位置,渐渐地他刚才打电话的地方聚集了近百名村民拨打电话,一时间在这块不到100平米的地方,欢笑声和泪水交织在一起,成为了灾区里最让人温暖、让人安心的地方。

  根据指挥部的指示,朱启元迅速与村委会其他同事沟通商议,制定了一份较为稳妥的徒步进村路线说明。

  8日上午,兰州移动第一支马莲滩村抢修队伍携带发电设备,按照朱启元的路线指引从断路处徒步出发。3个小时后,第二支队伍携带背包基站再次徒步出发。

  下午1时,第一支队伍成功抵达,随着发电机轰鸣声响起,一座因电退服的通信基站恢复工作。下午4时,第二支队伍成功抵达,背包基站成功开通。

  这一天,在这个刚刚被洪水肆虐过的村落,只要移动人到达的地方,中国移动的网络信号便可畅通。 8月9日,随着大批抢修队伍抵达,马莲滩村移动通信全面恢复。8月10日,通往马莲滩的道路被成功打通。灾害带来的悲痛、恐慌情绪逐渐消散,整个村落再次“活”了起来。

  “每天行程超过500公里,要在18个站点之间来回奔波部署调配,接打电话超过400个,不累是不可能的。但这就是咱该干的活儿,也是咱移动人的精气神。”8月9日下午,兰州移动网络部无线中心班组长万青带领抢修队伍对马莲滩村最后一个故障基站展开攻坚作业。

  9日晚7时,在经过连续4个小时的紧张作业,基站成功抢通,马莲滩村恢复满格信号。

  当时钟再次回转到灾情爆发的那天晚上,当兰州移动连夜启动应急抢险一级响应后,兰州移动网络部员工李青青当即结束休假,连夜驱车上千公里赶回兰州参与到抢险救灾支撑保障工作中。网络部负责人陈俊先、客户响应中心员工刘相胜、网络部员工佟鑫、综合部员工薛长明等立即结束休假,赶回兰州。那个暴雨肆虐的夜晚,更有数以百计的移动人,告别家人,奔赴一线、逆行而上。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当我们凝聚在一起,再大的山洪都扛得住。

  这是万青的话,也是包括中国移动抢修队员在内的每一位“逆行者”不断前行的初衷,更是马莲滩上冲不垮的脊梁。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美格网 赣ICP备202200843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