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激活“沉睡资产” 宁波奉化方桥逆袭“共富样板间”

2025-08-14 12:02:00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竺盛涌 钱佳霖

阡陌之间,白墙黛瓦连片;剡江之畔,草莓飘香迎客——这是宁波市奉化区方桥街道新桥下村的田园画卷。然而谁能想到,三年前这个村还是矛盾交织、发展滞后的“后进村”。如今,通过创新探索闲置农房盘活路径,该村将150间“沉睡资产”转化为发展动能,摇身一变成为“都市田园综合体”。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60万元,较2020年增长超15倍,实现从“后进村”到“样板村”的华丽蝶变。

落实“四议两公开” 机制护航清障碍

面对历史遗留矛盾与发展滞后困局,2020年底,新桥下村党支部完成换届后,第一时间将闲置资源盘活纳入村庄发展核心议程。村党支部书记挂帅,成立由村“两委”、网格员、党员骨干组成的“盘活专班”,全面摸排锁定90户150间闲置农房及公墓、旧厂房等资源。专班联动街道及区级职能部门,实行“清单式”销号管理,集中攻坚化解了涉及公墓、小产权房、土地、出租厂房、河塘等“老大难”矛盾纠纷,扫清了资源盘活路上的“拦路虎”。

资产要“活”,先立规矩。为规范资源盘活流程,村党支部推动村里建立了资源流转的规范化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程序,所有合同由村“两委”会鉴证、街道备案,并引入法律顾问全程把关,确保权属清晰、程序合规、群众认可。与此同时,建立“一季一督查、一年一审计”动态监管机制,把集体资产纳入“阳光下”运行,从源头上防范廉政风险,构建起稳定有序的发展环境。

多元路径活资源 产业赋能见实效

党建链串起产业链,闲置房变身“致富房”。2023年,在奉化区人大和方桥街道的支持下,新桥下村推进综合用房提升、村民活动中心改造工程,建起了图书室、老年助餐点、智慧医务室等设施,既盘活了集体闲置农房,又便利了村民生活。

瞄准周边产业园区蓝领居住缺口,新桥下村党支部统筹谋划,在方桥街道支持下,投入200余万元改造闲置旧厂房,建成现代化“蓝领公寓”。该项目于2024年12月竣工,2025年2月投运,32套公寓房一月内即满租,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以上。

围绕有30多年种植历史的草莓产业,新桥下村党支部主导打造“草莓驿站”共富工坊,采用“党支部+基地+农户”模式,计划投入约300万元,目前已投入约60万元。同时,积极落实“青创客入乡扎根”计划,吸引年轻人返乡,延伸草莓产业链,带动20余户种植户和10多名闲置劳动力增收。

新桥下村党支部将管理混乱的村级公墓收回集体规范化经营,通过设施完善、环境整治和服务标准化提升,使其从“不稳定渊薮”变为稳定创收来源,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0万元以上。

擘画农文旅蓝图 激活田园新价值

如今,新桥下村正以党建为引领,依托千亩良田、数百亩草莓园与剡江水系生态资源,谋划“都市拾趣线、田园综合体”发展蓝图,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完善基础设施,为农文旅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计划整合废弃土地,建设生态停车场、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同步推进民居外立面统一改造。目前已通过区农商平台投入300余万元提升村庄风貌,为农文旅深度融合铺就基石。将整合2000平方米土地资源,改造20间破败、闲置仓库,配套田野工作室、主题咖啡馆、谷子铺等业态,推动草莓产业品牌化升级,并为村民提供30余个工作岗位。

从矛盾多发的“后进村”到和谐共富的“先进村”,新桥下村的蜕变充分证明,党建引领是激活乡村发展潜能的关键,基层党组织是盘活资源的“主心骨”,因地制宜的创新模式是唤醒“沉睡资产”的关键钥匙。当闲置农房嫁接特色产业与民生需求,乡村便找到了可持续振兴的内生动力。“我们将继续放大‘党建统领、产业筑基、多元共赢’的乘数效应,让更多‘沉睡资产’变‘发展富矿’,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乡村样板。”新桥下村党支部负责人坚定表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美格网 赣ICP备202200843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