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王俊人:臂上的印记|“我们的全运故事”全民征文大赛

2025-07-13 12:45:00

训练馆的镜子很大,明晃晃地映着人影,也照见我小臂上几道蜿蜒的旧痕。它们淡了,凸起也不甚明显,安安静静地伏在那里。这些印子,是长年累月与单杠打交道留下的。汗水浸过,皮肉磨破过,又慢慢长好,便成了这副模样。它们不是勋章,也算不得耻辱,不过是身体记住了一段日子罢了。日子久了,倒像是老朋友,无言地伴着你。

初学单杠大回环那会儿,掌心与冰凉的铁杠日日相对。皮是破了又好,好了又破。杠上常沾着些深浅不一的印子,汗渍里混着血丝。手上结了厚厚的老茧,摸着粗糙硌手,日子久了,倒觉得踏实,像是生出了一层天然的护甲。教练在一旁看着,话不多,只偶尔说一句:“皮肉吃点苦,筋骨就长一分力气。这些印迹,都是你功夫的本子,记着呢。” 我听了,便又上去练。疼是实实在在的,但每疼一次,就觉得离那悬在半空中的目标,似乎又近了一点点。

大赛近了,训练愈发吃紧。一次练习中,胳膊上那道本已平复的旧痕,不知怎地又张开了口子。殷红的血珠一下子冒了出来,顺着臂弯往下淌,在肘窝处聚成一粒小小的血珠。疼得钻心,手一软,差点就抓不住了。我翻身落地,低头看着那道新裂的口子,汗湿了后背。闭上眼,心里头两个声音在拉扯:一个说,罢了,何必受这份罪;另一个声音,却从骨头缝里钻出来,低低地说:再挺一挺,挺过去就好了。

比赛那天终于到了。我站在单杠下,臂上缠着雪白的绷带,隐隐透出一点淡红。那点红,像个小记号,提醒着我。深吸一口气,握上那熟悉的冰凉。绷带下的伤口被猛地一扯,火辣辣地疼起来。在满场寂静里,我旋转、腾空、再抓住那飞驰的横杠——每一次发力,都牵扯着那道口子。那疼也不客气,火烧火燎地提醒着它的存在。说来也怪,越是疼,心里头那股劲儿反倒越拧得紧。等最后一个动作完成,双脚稳稳落地,四周的掌声才哗地响了起来,响了很久。

如今再看臂上这些旧痕,它们早已褪去了当初的狰狞。每一条纹路都平平常常,像是岁月这位最沉默的工匠,用时光作刻刀,在皮肉这最寻常的底子上,不声不响地刻下了一些东西。刻的是什么呢?也许是“耐烦”,也许是“熬得住”。这些东西,起初在皮上,渐渐就渗到骨子里,成了身体的一部分,成了走路、做事时不知不觉带着的一股子韧劲儿。

全运的圣火在南方亮着,照着的不止是我。多少像我这般的普通人,在各自的角落里,以身体为纸笔,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这些印记,起点或许微不足道——一道裂口,几块老茧,日复一日的酸疼。但它们连缀起来,便成了通往各自目标的小路。当掌声落下,归于平常,那些印在身体里的“耐烦”和“熬得住”,便成了寻常日子里最实在的支撑。这臂上的印记,平平无奇,却像种子,埋在土里,终究会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长出些筋骨,支撑着我们这些凡俗的躯体,在生活的杠子上,再翻一个跟头,再向前一步。

文|王俊人 云南省楚雄州武定文化站职工 记者 柴智整理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美格网 赣ICP备202200843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