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陕西这样做
陕西网讯(记者 王思敏)5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矿玲,陕西省委农办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文,陕西省委农办秘书处处长罗创国出席,解读《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并回答记者提问。
“两条底线”守牢守好
有效应对北旱南涝等重要灾害性天气,全面推行增产减损,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实现“四连增”,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352.3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持续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率先建立覆盖全体农户的监测预警平台,25.6万监测对象全部落实精准帮扶,75.5%的监测对象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脱贫地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不断提升,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扎实推进苹果等8条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链建设,综合产值达到6480亿元,新增省级以上融合载体64个,带动市级发展超百亿产业链26条、县级发展超十亿产业链131条。在产业发展、就业带动下,2024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199元、同比增长7.1%,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
乡村建设加快推进
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建立“1+4+N”政策框架体系,完善协同推进机制,带动全省乡村道路、供水、网络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
乡村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坚持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不断创新治理方式,强化综合施策,移风易俗问题治理扎实开展,农趣农味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县级以上文明乡镇、文明村分别达到91%和67%,乡风文明持续向好,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
聚焦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找准改革切口、坚持试点先行、守牢改革底线,1县7镇2村土地二轮延包试点、4个县(区)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试点全面完成,集体经济强村增至12.3%、薄弱村降至3.1%,各类资源要素有效盘活。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