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记得住的乡愁

2025-05-20 10:11:00

阳西处处绿意盎然。图为县城西湖公园。任浩沿 摄

何春燕

常常有外地朋友说,看你的朋友圈,你的家乡阳西很美哦。每次不管多忙,我都是立即回复,是的,很美的哦,欢迎你们来风景优美的阳西玩。

这些年来,小城阳西承载着无数奋进的故事、延伸着藤蔓般青葱的希望。它的春天,草长莺飞,一派生机盎然;大路两旁的树,随风雨翻阅季节;四周的景物,铺展着金色的光芒,暖暖的余晖,全是春天生机勃发的秀色……

阳西的风,是悠闲的,是诗情的,它总是裹挟着温婉的情意,吹过每一条乡村,吹过每一个可以到达的地方。春风十里,一点一点,大垌山、西湖公园、南湖公园、东湖广场、人民大道、宋康路、迎宾大道上,桂花、杜鹃花、海棠花、桃花、紫荆花、向日葵、黄花风铃、木棉花……到处是明媚的花海,花儿纷纷苏醒了,绽放了,染绿了阳西的河流、山川和大地,昔日的“山旮旯”已悄然变身为今天的“桃花源”。百花争妍,好像藏不住秘密似的,“哗啦哗啦”地抖露鲜艳的颜色,将阳西这座城市的春色渲染得生机盎然。

阳西的春光,是明媚的,是肆意奔涌的。它一点也不矜持,更不扭捏,它的绚丽,总是那么欢快明朗,落落大方……路过的都是风景,走过的都是岁月。多少次回忆,多少次眺望,多少次潸然泪下,多少次怦然心动,每一缕春光,都是光阴漏过、是岁月浸泡的荣光哦。总之,对我而言,满心满眼,这个生我养我的小城阳西,春意融融,四季都是一幅铺开油彩的风景画,是一首动听的时代进行曲。

俗话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我这个织篢河畔长大的“织篢妹”,我的童年跟织篢河密不可分。织篢河又名丹江,是阳西人的母亲河。至今回想起童年的过往,仿佛不断在眼前播放的电影,历历在目,刻骨铭心。织篢镇作为阳西县城所在地,它的旧圩老街有影相铺、穿隆铺、印刷厂、上渡头、下渡头、猪子行、布匹百货铺、打铁铺、药店、豆糖货栈、生昌饼店等“老字号”,还有大大小小的宗祠祖庙、天后宫……这些是那个年代给我们共同的印记。回不去的旧时光,无处追寻的老味道,是一种燃烧的乡愁,在我的心底却如陈年老酒一样,在漫长的时光中越来越醇香。

这些年一路走来,人生遇到的风风雨雨,这条母亲河总是以它温婉的姿态告诉我们,河流虽蜿蜒,但灵动智慧的它,不语不争,不决高低,唯滔滔不绝,唯因地制宜。以人为镜,可以洞察人性的复杂;以现实为镜,可以明辨人性的善恶;以河流为镜,可以审视自己的进退之道。无论未来的路途如何险阻,遇强则弯,遇堵则积,韬光养晦,决奔千里,它奔流的脚步永不停歇。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江楼夕望招客》中写了让人无限遐思的诗:“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我的阳西青山接着绿水,绿水环绕青山。这些鲜活的景象,是一幅巨大的山水画。丹江“一河两岸”城市设计和丹江旧圩街品质提升规划,大手笔绘就一幅新时代的乡村与城镇画卷。

傍晚,我喜欢穿过一座大桥,来到“一河两岸”的中心地段。故地重游,我将自己置身于花草丛林中,沿着“一河两岸”一路纵深挺进。草丛里,不知名的野花肆意绽放,红的像火、黄的像金、白的像雪,顿时觉得任何一株草、一朵花都在冲我微笑!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不停忙碌穿梭,更是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暮色渐浓时,母亲河那如银鳞的波光便朝着桥的拱洞流向远方。蓦然抬头便看到了河两岸一些绝美的建筑,整座城便浸润在墨色里,顿觉目不暇接,充满憧憬。可谓:古有夜市千灯照碧云,今之两岸流光映丹江。

在河的岸边,有人正用无人机在空中拍摄。只见无人机掠过高高的建筑,掠过河流山脊,掠过河两岸的景色。“一河两岸”将从“旧城区”到“新地标”,成为阳西一张旅游文化名片……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回想起那些被河水流逝的岁月。花鸟虫鱼,纷纭世事,统统是岁月回首的印记。它像是大地母亲温柔的手,在抚摸着随风飘舞的“绿丝带”。记忆中的母亲河正在不断变化,它虽然已经不再是童年的老模样,但它裹挟着我儿时的梦想,义无反顾地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煦暖的阳光照在阳西大地,微风拂过,带来一丝荡漾沉醉的气息,有五彩的花瓣旋转着落在我的手掌、心里,像春天不屈不挠的注脚,又像许多扑向春天的翅膀,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感人的春天故事。于我而言,我的家乡阳西,是最美的栖居。这里有我看得见的山水,记得住的乡愁。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美格网 赣ICP备202200843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