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呼和浩特:“包干制”改革助力科研项目突破 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2025-04-21 08:04:00

近日,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绿色功能复合材料研究团队传来振奋消息——该校牵头的呼和浩特市高校院所协同创新项目“健康养殖用凹凸棒石/氨基酸纳米复合替抗新材料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依托内蒙古储量全球首位的凹凸棒石黏土资源,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突破矿物表面重构与改性一体化技术瓶颈,研发出凹凸棒石/氨基酸复合抗菌材料,经吨级中试验证抗菌性能显著提升,工艺稳定性达到领先水平,为破解养殖领域抗生素依赖难题、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贡献关键科技力量。而这一成果的加速突破,正是得益于呼和浩特市推行的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负面清单”改革。

“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改革,有效地将我们科研人员从繁琐的报账、预算编制和调整等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自主决定科研经费的使用,将精力专心投入到科研主业上,这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项目负责人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文波老师感慨地说。

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呼和浩特市科技局联合呼和浩特市财政局共同印发了《关于呼和浩特市本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实行“包干制+负面清单”管理的通知》,标志着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在呼和浩特市正式拉开帷幕。

呼和浩特市科技局科技资源统筹科科长马钦表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严格实行诚信承诺制,强化经费使用管理,加强项目监督管理,确保项目经费‘放得开、管得住’。通过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保障和支持,让科研人员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科研创新中。”



丨来源: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杨永刚 武子暄)

丨编辑:魏颖

丨校读:张婧玉

丨审核:舒雨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美格网 赣ICP备202200843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