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硅并购“三箭齐发” 能否拯救盈利颓势?
《投资者网》张伟
2024年,受产品供需失衡、产品价格下滑、出口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国内半导体硅片行业整体下行,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不及预期。
4月,有研硅(688432.SH)发布的年报显示,该公司2024年“增收不增利”,净利润同比下降8%。今年一季度,有研硅的营收、净利润又同比下降,业绩下滑颓势仍未扭转。
不过,有研硅的雄心不减,自2024年11月开始,接连发布三个并购预案。有分析指出,若这三项并购计划能够完成,有研硅将从“材料供应商”向“全产业链玩家”转型。未来转型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连发三项并购
资料显示,有研硅的前身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现为中国有研集团)的半导体硅材料研究室。该研究室自1958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半导体硅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是国内最早从事半导体硅材料研制的单位之一。
有研硅与有研新材(600206.SH)、有研粉材(688456.SH)、有研复材等,均为中国有研集团成员单位,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有研硅也在国内较早实现了集成电路刻蚀设备用硅材料的产业化。
营收构成显示,有研硅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半导体硅抛光片、刻蚀设备用硅材料两大类。2024年,这两大类产品的营收占比为61%和29%,其他收入则来自半导体区熔硅单晶、半导体洁净管阀件,营收占比合计不足10%。
2022年11月,有研硅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计划募资10亿元,用于集成电路用8英寸硅片扩产项目、集成电路刻蚀设备用硅材料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幸运的是,有研硅的实际募资金额高达18.55亿元,较原计划的10亿元超募了8.55亿元。“蛰伏”几年以后,资金充足的有研硅开启了一些列并购计划。
2024年11月,有研硅宣布,筹划以现金收购关联方RST株式会社持有的DGT 株式会社70%的股权。据今年3月的公告显示,本次收购交易价格为5847万元。
2024年12月,有研硅宣布,与中国有研集团一起,向参股公司山东有研艾斯增资7.6亿元。其中,有研硅增资3.8亿元,增资完成后的持股比例为28.11%。有研硅表示,此次增资主要用于加快公司在12英寸硅片领域的布局。截至2024年末,有研硅对该项目已经完成了出资。
今年3月,有研硅宣布,计划以现金方式收购高频科技约60%的股权,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据5月7日的公告显示,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具体交易方案还需进一步论证和沟通协商,最终能否实施及实施的具体进度均存在不确定性。
据公告介绍,DGT株式会社、山东有研艾斯和有研硅,同处于硅片产业链。其中,DGT株式会社是有研硅的下游企业,其生产的刻蚀设备用部件需要用到有研硅的刻蚀设备用硅材料。
有研硅高价增资山东有研艾斯,主要是为了提升其产品的“段位”。目前,有研硅的产品主要集中在6-8英寸硅片,山东有研艾斯的产品为12英寸硅片。有研硅表示,此次增资的目的,在于布局市场高地。
收购高频科技60%的股权,则是有研硅意图进行多元扩张。有研硅表示,本次交易符合公司围绕集成电路相关领域积极拓展新业务的发展战略,有助于为公司长期发展构建新优势、赋予新动能,支持公司形成围绕核心产业的第二增长曲线。
净利润已“两连降”
有分析认为,不到半年时间,有研硅接连抛出三项并购计划,意在实现从“材料供应商”向“全产业链玩家”的转型,实际上,或许也有提振盈利能力的考量。
据Wind信息,有研硅在上市前几年业绩亮眼。2020年至2022年,有研硅的营收从5.57亿元增长至11.75亿元;净利润从1.14亿元增长至3.51亿元,营收、净利润均实现了翻倍增长。
但在上市以后,有研硅的业绩却后劲不足。2023年,有研硅的营收为9.6亿元,2024年略增至9.96亿元,但也未恢复到上市当年的水平。同时净利润“两连降”,2023年为2.54亿元,2024年为2.33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8%和8%。
一季报显示,今年1-3月,有研硅的营收、净利润为2.35亿元、0.49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和13%。有研硅的盈利能力持续下滑,也与行业低迷有关。
根据研究机构SEMI的数据,2022年是半导体价格的高峰,从那以后,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开始“走下坡路”。2023年,全球半导体硅片的出货面积同比下降14.3%,销售额下降10.9%。2024年,半导体硅片市场有所恢复,行业整体需求好于2023年。但产品供需关系仍然失衡,产品价格下滑,出口市场低迷。
与此同时,随着半导体产业进入理性调整,被称为半导体行业基石的硅片市场也开始分化,特别是用于先进制造的12英寸硅片,较6-8英寸硅片更受下游客户欢迎。这或许也是有研硅重金“加码”山东有研艾斯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研硅收购高频科技60%的股权,由于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也更引人关注。资料显示,高频科技的主业为集成电路超纯水系统,若能完成收购,有研硅或将形成“硅材料+超纯水材料”的双主业格局。但目前高频科技的财务数据颇为神秘,交易完成后能否为有研硅盈利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还存在不确定性。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8年,A股另一家上市公司博天环境(已经退市)曾计划以3.5亿元购买高频科技70%股权,但随着博天环境深陷债务危机,这笔交易未能成行。交易失败后,高频科技进行了4轮融资,并接受了3期上市辅导。
高频科技在其官网介绍中表示,公司打破了境外厂商对国内超纯水系统高端市场的垄断,是国内极少数能够在芯片领域提供超纯水系统的企业,亦是国内首家具备12英寸14nm芯片产线超纯水制备能力的系统供应商。
另据工商信息显示,高频科技2018年的净利润就已经超过6000万元,如今7年过去,加上其在超纯水系统行业的独特地位,有研硅收购高频科技60%的股权,或许又将是一笔重金投入。
有分析指出,收购DGT株式会社,有研硅将进入到刻蚀设备部件制造环节,打破国际垄断;增资山东有研艾斯,将产品延伸至12英寸硅片;收购高频科技,将业务扩展至超纯水系统。
有研硅并购的“三箭齐发”,其野心直指全产业链布局。最终,有研硅能否通过并购完成业务进阶以及提振盈利能力,投资者可持续关注。(思维财经出品)■
本文源自投资者网